中世纪时,黑死病横行欧洲,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,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,头戴鸟嘴面具,手着白手套,持一木棍,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。由于根本不知道病因,这副装扮多少有吓走病魔的用意,人称“鸟嘴大夫”。虽然有些惊悚,但它也是当时医生的代表性着装。
18世纪末欧洲医生着--礼服
这是18世纪末的欧洲医生,他们换上黑色燕尾服,并佩戴一顶高高的礼帽,彬彬有礼地穿梭在病床间,这一时期医生的着装也体现出他们不断攀升的社会地位。
19世纪欧洲改革--白大褂
19世纪中叶的欧洲,那时的医院还没有消毒的概念。医生们都穿灰袍子,护士们都穿修女服。目的是避免给自己的衣服蹭上血。选择灰色和黑色,是想让它们看起来没那么脏,因为这些衣服从来是不洗的。当时大批病人因为细菌感染而丧生,人们并不知道病人的死亡正是医生的衣服造成的。
改变这一切的人是后来被誉为“微生物之父”的法国人——路易斯·巴斯德,他有过5个儿女,只有两个活到了成年。另外3个死于伤寒。这件事促使他开始研究感染。
他发现细菌是各种传染病的起因和媒介,且高温加热可以杀死让啤酒变苦的微生物。并创造了“巴氏杀菌法”,并很快应用在食物和饮料上。巴斯德又意识到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,由此建立起了细菌理论,并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。
因为白色是最容易被污染的颜色。只要一点儿血污或灰尘,纯净的白色便显得难看。这促进了白大褂的清洗和消毒工作,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病人的作用。
白大褂--正确穿法
知道了白大褂的来源,再说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。自从选择学医后,大家是不是向往着自己穿上白大褂,成为自家爱豆那样,不扣扣子,走路都带风;又或者是双手插在口袋里,感觉超酷。
我们来看看白大褂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的。
是不是显的很严谨,很专业?这也是白大褂的作用之一,它能给病人一种安全感,会让病人心里更踏实。白大褂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衣服,它更代表着“救死扶伤”的坚定信念。所以,我们医学生在面对白大褂时,也一定要心怀尊重。
听诊器的携带
即使白大褂每星期都换,但也是会有被细菌污染的可能。我们用一个研究事例来说明。
来源:百度文库
从中,我们可以看出,强调听诊器的正确携带方法是尤为重要的。
怎样佩戴听诊器,实际上要对白大褂的“清洁区和污染区”做出相应划分。医生穿的白大褂,无论男式女式,一般都有三个口袋,上面一个,下面两个。上衣口袋属于“清洁区”,在未洗手的情况下不要触碰,一般用于放置帽子,口罩等物品。装各种笔,本子和处方等与日常医疗文书有关的东西的口袋属于“半污染区”,建议选择左下口袋,毕竟和病人接触时,用右手的机会比较多。装听诊器,叩诊锤等检查器的口袋属于“污染区”,建议选择右下口袋。
所以,在避免交叉感染的大原则下,推荐应将听诊器的耳件视为相对清洁区,置于颈部;而胸件视为相对污染区,置于右手口袋。
一身白衣,穿出的不仅是风度翩翩,
更是千斤之责;
一身白衣,穿出的不只是温润儒雅,
更是鞠躬尽瘁;
着一身白衣,便注定扛起生命之旗!
愿我们终不负白衣!
图片来源:
搜狗图片
http://www.youhuaaa.com/page/painting/show.php?id=45930
资料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7%99%BD%E5%A4%A7%E8%A4%82/8154996
https://wenwen.sogou.com/z/q2006821312.htm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9%B8%9F%E5%98%B4%E5%8C%BB%E7%94%9F/7751352?fr=aladdin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6691530
资料整理:张静怡
文字编辑:卢静
排版编辑:李慧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